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科幻大师克拉克(Arthur C.Clarke)曾经说过,人们对一些新生事物的态度,通常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简直是废人说梦!忘了它吧!”“唔,这也许是可行的,但不值得去做。”“我早就说这是个好主意!” 太空探险这项新生事物,当然亦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事实上,能够飞往神秘的星空,一窥造物的奥秘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浪漫的梦想之一。但直至不久之前,这一梦想仍遭受不少有识之士的嘲笑和斥驳。即便在二十世纪初,仍有一些科学家撰写专文,证明太空航行是没有可能的。 人类如何能摆脱地心吸力的束缚。飞出太空?这确曾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科幻小说的鼻祖凡尔纳虽以科学知识广博见称,但他在故事中把主角送往月球的方法,却是有违科学的。在《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他描述科学家建造了一尊超级的大炮,然后把太空舱和舱内的船员像炮弹般射上太空。但简单的计算显示,要令太空舱获得摆脱地球引力场的“逃脱速度”(escape velocity),发射时的加速力必会将舱内的人或物都压得粉碎! 三十六年后,现代科幻宗师威尔斯亦写了一本有关月球探险的小说《最先抵达月球的人》。这次,威尔斯索性摆脱了当时的科学局限。以大胆的想像假设有一种反重力的物质cavo-nte存在。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利用这种cavorite建成太空囊,从而飞抵月球的。 但在这本小说发表之时。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太空飞行力案,已在俄国的一个小镇里成形。建立这个方案的先驱,正是我们方才在前一章 所提过的齐尔考夫斯基。 齐氏正确地认识到,要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飞行,无需依赖外在介质提供反作用力的火箭推进,是惟一可行的途径。更因为火箭可以由慢而快地逐步加速,火箭内的人可免受巨人加速力的损害。齐氏根据他在火箭原理和天体力学方而的认识,全面和系统地分析了体现太空飞行所需的各种条件。他所推导出来的公式,成为了人类征服太空的钥锁。 当然,要将齐氏的梦想变成现实。还需经历一段漫长和曲折的道路。在这道路上,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的戈达德(Robert Coddard)。他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在二三十年代独自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火箭飞行实验,奠定了现代火箭技术的基础。它的贡献,为他赢得了“太空航行技术之父”的美誉。 在今天,就是二岁的小童也知道火箭是征服太空的工具。但在科幻小说中,一些作家的想像力早已超越了火箭技术,而企图找出一些比火箭更优越的太空飞行途径。 其中一种最流行的途径。就是回复到威尔斯所提出的“反重力”(anti-gravity)或是“惯性抵消的推进器”(inertialess drive)这一概念。这种途径的吸引,在于它无需像火箭推进般需要大量的燃料,因此可以让极大型的结构驰骋放太空之中。把这意念推到极至的是英国作家布利殊(JamesBlish)。在他那著名的《飞行城市》系列('Cities in Flight'series,1950-1962)中。驰骋于星空中的不是太空船而是整座城市!这些“飞行城市”的出现,全赖一种叫“陀螺转”(spindizzy)的推动器,而推动器的原理,基本上就是“反重力”或“惯性的抵消”。 但要留意的是。由于重力的传播速度也只是光速,“反重力推进器”的速度最高亦只能等于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公里。以日常生活而言,这个速度已是快得不可思议;但若把它放到浩瀚的星际空间之中,则比蜗牛爬行还慢。科幻作家如何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将有较详细的介绍。现在,让我们先看看一个看似荒谬,但原则上却行得通的大胆构思。 首先我们要明白,根据万有引力的性质,一个物体(例如人造卫星)环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与这物体跟地球的距离有若一定的关系。大致来说,距离愈远周期愈长。而在某一个距离之上,连动周期将会刚好等于二十四小时。由于地球自转一周需时也是二十四小时,结果便是:相对于地球上任阿一点来说,处于这一距离的物体,将好像固定在天空中的某一点,而不会像其他天体股东升西落。以这个距离为半径的轨道。我们称为地球同步轨道(Reosynchronous orbit)。这一轨道的重要自然不在话下,例如把全球连成一体的通讯卫星和不断地监察着天气变化的气象卫星,大都集中在这一轨道之上。 但一些富于想像力的科学家则更进一步。他们假想在同步轨道建立一个大型的太空站,然后出太空站放下缆索。直达地面!若在缆索上系上车厢,我们不是有一辆“太空缆车”或“太空升降机”(space elevator)了吗?这一设计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无需耗费大量的燃料,以激烈的方式冲出地球的引力场;而可以用小量的能源,以优闲的方式徐徐而上。但问题是:缆索所要承受的重量是人得惊人的。此外,缆素的不同部分处于离地面不同的距离,因此它们的“自然周期”亦应各不相同,结果将是缆索被撕得四分五裂。简单的计算显示,人类迄今制造的最坚纫的材料,仍远远抵受不了这些巨大的切变力量。要把“太空升降机”从梦想变成现R,我们必须发展出一些强度比精钢甚至碳纤维还要大千百倍的特殊材料。 在实验室中制成这种材料固然绝不容易,但在科幻作家的丰富想像中,这自然不构成任何困难。最先把“太空升降机”这一意念用于科幻小说,并详细地叙述这一空前巨大的工程如何实现的,正是有“太空先知”之称的科幻大师克拉克。但他也只是领先了数个月。因为无巧不成书,在他的《天堂的喷泉》(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出版后不久,另一位科幻作家谢菲尔德(Charles Sheffield)亦发表了《天网》(TheWeb between the Worlds,1979)这本长篇小说。两本小说之间虽绝无抄袭成份,但背后的意念甚至故事的内容都十分相似。在科幻创作的历史上,这可说是颇为有趣的一次巧合。 “太空升降机”这一意念若真能付诸实践,将会使人类的太空探险事业向前跨进一大步。严格来说,太空探险实可分为“行星际探险”和“恒星际探险”两大部分。前者指的是太阳系以内的探测,后者指的则是太阳系以外的探测,两者所面对的技术困难是颇为不同的。现在,就让我们先从行星际探险的科幻作品说起。在早期的科幻探险小说中,我们的月球是一个主要的探险对象(如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作品)。但随着人们对月球认识的加深,知道那是一个了无生气、荒凉死寂的世界后,探险的目标,很快便转移到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去。较为突出的例外,是克拉克的一本灾难式小说《月球历险记》(A Fall ofMoondust,1961)。 阅读这大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探索太阳系的科幻故事。就有如重温同一时期内,天文学家对太阳系认识的历史。一个好的科幻作家,作品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事实。但他所依据的事实,总不能超越当时科学界的认识水平。于是,科幻作家笔下的金星,由基本上与地球无异的“姊妹行星”,变成酷似地球远古时代的热带沼泽和丛林,再变成一个滴水全无、终日为风沙所刮蚀的沙漠,再变成一个碧波万顷的海洋,再变成整日下着硫酸雨的高温炼狱……真可说洋洋大观,应有尽有。欲一睹这些不同的金星面貌,可参看奥尔迪斯(Brian W.Aldiss)所辑录的选集《再见金星》(Farewell,Fantastic Venus)。 火星方面也好不了多少。自洛韦尔(Percival Lowell)宣称在火星表面发现运河以来,不少科幻创作都把火星描绘成一个古老但垂死文明的家乡。很不幸,随着火星的真面貌逐步被揭示,作家笔下的火星生物便愈变愈低等,及至“维京号”太空船降落火星,已再也没有人寄望火星上会有甚么有趣的生物存在——至少不足以构成有趣的探险故事。 我们今天知道,火星的大气异常稀薄,大气压力只有地球上的九十分之一;金星的大气却极为浓密,压力等于地球上的九十倍(想知道两倍大气压力是怎么样的一回事,可潜水到十公尺深处便知,至于九十个大气压力,照比例计算下去便是)。此外,火星严寒而金星酷热,而且两者都极缺乏氧气。很难想像有甚么生命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虽然如此,但纯粹从小说的角度来看,不少以火星或金星为背景的作品都是饶有趣味甚至发人深思的,虽然与已知的事实不符,但仍很有阅读的价值。从巴勒斯(Edgar RiceBurrouRhs)的惊险历奇系列,到刘易斯(C.S.Iewis)富于哲理和宗教意味的寓言《离开寂静的行星》((Out of theSilent Planet,1938);从布雷德伯里(Ray Hradbury)充满浪漫与怀旧情调的《火星纪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1946),到克拉克实是水事的《火星之沙》(The Sands ofMars,1951),都是以火星为题材的出色作品。较为令人难忘的金星故事。则有刘易斯的《金星漫游》(Perelandra,l943)、安德逊(Foul Anderson)的《豪雨》(The Big Rain,1954)及泽垃史尼(RoRer Zelazny)的(金星渔夫》(The Doors of His Face,the Lamps of HisMouth,1965)等。 在诺斯(Alan E.Nourse)于一九五六年所写的短篇《横越永画面》(Bright side Crossing)中,横越水星永远向着太阳的那一面,成为了像征服喜玛拉雅山般的诱惑和挑战。故事的结局,充分地反映了人类那种冒险犯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可惜的是。天文学家往后的发现指出,水星根本没有永远向着太阳的一面。而阿西莫夫以此为故事关键的一篇科幻侦探短篇,整个布局亦因此而全盘破产。 由于水星太过接近太阳,而且既无大气又无水份,因此从来便很少人假设水星之上会有生物存在。一个较突出的例外是冯内果(Kurt Vonnegut,Jr.)的长篇小说《泰坦星上的女妖》(The Sirens of Titan,l959)。书中描述在水星的洞穴深处,居住着一些靠各种震荡作为能源的奇异生物。 木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直径比地球大十一倍。这样的巨无霸,自然吸引了不少作家的注意力。阿西莫夫曾派特制的机械人到木星作为人类的使节(Victory Unintentional,1942),克拉克则要由人类亲身乘坐气球到木星的大气中浏览(A Meeting with Medusa,1971),而布利殊则描述人类在木星的巨大引力场中进行一个史无前例的物理实验,这实验终于使人类获得可以驰骋于星际空间的自由(They Shall HaveStars,1956)。后两篇作品,对木星上壮伟的景象和暴烈的环境都有很生动的描写。 此外,木星的几个巨型卫星,亦是不少科幻故事发生的所在地。海因莱因(RobertA.Heinlein)的《天空中的农夫》(Farmer in the Sky,l950)、阿西莫夫的《木星的月后》(The Moons of Jupiter,l957)、和本福德(GregoryBenford)的《木星计划》(The Jupiter Project,1975)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首太空探险揭示这几个世界是如何的有趣,以它们为背景的作品在将来势必激增。较著名的近例是克拉克的《二0一0:第二次太空漫游》(201O:A SecondOdyssey,1982)。书中描述木星四大卫星中的木卫二(Europa,又名欧罗巴)有一个冰封的黑暗海洋。海洋中环存在着一些原始的生命。 土星基本上是一颗与木星十分相像的巨型气态行星,但由于离我们比较远,所以在科幻故事中出现的次数比木星少得多。然而。在形态上,土星有一点是得天独厚的,就是它拥有一个庞大而美丽的光环系统。在以土星为背景的故事中,作者都不会忘记以动人的笔调来形容这一太空奇景。除作观赏外,首次想到开发这光环的科幻作家不是别人,正是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他在《火星之道》(The Martian Way,l955)这个短篇里,描述火星上的移民一方面要解决供水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摆脱地球的控制,终于想到了前往土星。把组成光环的那些硕大冰块捕获并带返火星,从而一举保证了火星的独立与繁荣。由于故事取材新颖,构思大胆,已成为太空探险小说中一篇小小的经典。另一方面,在克拉克的小说《二00一太空漫游》中,土星的一颗卫星土卫八(Iapetus)7是书中的主角,因为座落其上的,是外星文明特地为人类建立的“星辰之门”。但由于制作问题,电影中把土星改作了木星,而方才提出的续集《二0一0》,连小说也索性改了以木星作背景。 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Titan),是太阳系内惟一拥有大气层(成份似甲烷和氢为主)的卫星。以这天体作背景的长篇小说,有冯内果的《泰坦星上的女妖》和克拉克的《帝国地球》(lmperial Earth,1975)。在短篇故事之中,克拉克的《上升的土星》(SaturnRising,1962)描述一著名巨富如何实现毕生的梦想在泰坦上兴建酒店,是一篇令人难忘的作品。 遥远的天王星和海王星亦是气态巨型行星,但体积跟木星、土星等相比则差了一大截。天王星的自转轴倾斜达九十多度,还拥有一个小规模的光环系统,木是一颗颇为有趣的行星。但奇怪的是,以此作为背景的科幻小说并不多见。科幻作家似乎较喜欢选择更遥远而我们所知更少因此也更神秘——的海王星作为故事的背景。 斯特普尔顿(Olaf Stapledon)在它的钜着(最后和最初的人)(The Last and FirstMen,1930)之中,描述人类二十亿年后的子孙移居海王星,并在那儿静候死亡的来临。安东尼(Piers Anthony)在它的力作《超摄镜》(Macroscope,1969)之中。则描述一班被联合国追捕的科学家在海王星的月后特列顿(Triton)之上建立基地,最后更透过外星人给予的超级科技,飞进海王星内部并以整个星球作为恒星际探险的工具!海王星的月后亦是迪兰尼(Samnel R.Delany)的长篇小说《特列顿》(Triton,1976)中的背景。在小说里,人类在特列顿之上建立了一个“模糊异体乌托邦”(ambiguous heterotopia),成为了人类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性生活方式——的一个试验场。 冥王星是太阳系最外围的行星,要到一九三0年才被科学家所发现。由于它体积细小和过于黯淡,我们对它所知的实在少得可怜。在科幻小说中。它大多被描绘为一个寒冷、黑暗和死寂的世界,惟一的用处是作为人类探测星际空间的一个前哨站 回到较为温暖的太阳系内围,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常是较多科幻故事发生的所在地。例如阿西莫夫的处女作,就以小行星带中排行第四的灶神星为故事的背景(MaroonedoffVesta,1939)。其他的故事,大都以小打星带为太阳系的主要采矿区,也有些形容其为太空强盗出没的区域。前者的例子有尼文(Larry Niven)的“已知太空”系列('KnownSpace'series)和安德逊的《飞山的故事)(Tales of theFlying Mountains,1970);后者的例子则有阿西莫夫的(小行星带的强盗)(Pirates of the Asteroids,1953)和诺斯的(外环的侵略者》(Raiders from the Rings,1962)等。克拉克有两个短篇都是以小行星为题材的,一篇描写一个太空人如何在一颗细小的小行星上与追杀它的一艘太,空船捉迷藏(Hide andSeek,1953),另一篇则描写科学家以一颗小行星的掩护来进行近距离的太阳观测。但因技术上的错误,其中一名太空人差点儿被太阳烧焦而送命的经过(Summer time on Icarus,1950)。最先以彗星为故事题材的。首推凡尔纳于一八七七年所写的'Hector Servadac'(一英译本命名为'The Comet IsComing')。在小说里,一颗彗星以近距离擦过地球,差点儿便和地球撞个正着。小说中的主人翁却趁着这一机会飞进彗星探测,最后还随着彗星邀游太阳系。 克拉克亦写了一个以探测彗星为主题的故事。在《彗星探险》(lnto the Comet)这篇故事中,克氏描述一艘太空船与著名的哈雷彗星会合,并飞进彗慧星中进行研究,但由于船上的电脑失灵,不能计算出脱离的轨迹,幸亏船上的人灵机一触。以自制的算盘进行计算,才终于脱险。 另一个以探险为题材的故事,是鲁伦(DuncanLunan)于一九七二年所写的《彗星、纪念石堆与文物囊》(The Comet,the Cairn and the Capsule)。在这个短篇里,探险队不单深入彗星的内部,还在那儿发现“外星人遗留下来的一些标记。 最后要一提的是,以上提及的金、木、水、火、土等九大行星,再加上所有小行星和彗星等的质量,实在还不及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百分之一!原来太阳系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质量,都集中在它的一家之主——太阳那儿。太阳是一团非常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达六干度,比钢铁的熔点还要高得多。我们实在很难想像,人类如何能够驾驶太空船对它进行近距离探测。 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描述飞往太阳的科幻作品仍是有的。一九五三年。布雷德伯里以其一贯的浪漫手法,描述一艘太空船飞往太阳,并攫走了其表面部分的“偷天神火”壮举(Golden Apples of the Sun)。一九七零年,汤玛斯(Theodore L.Thomas)则更描述人类为阻止因太阳能量变动而引起的灾难,派人飞进太阳的核心川纠正热核反应的平衡(The Weather on the Sun)。这些惊心动魄的描述,充分反映了人类的冲霄壮志。以及那份敢于战天门地的大无畏精神。 在离开太阳系之前,有必要一提沃尔特斯(HughWaiters)及阿西莫夫(以保罗·法兰士——Paul French——为笔名)两人所写的少年科幻系列。因为两人的作品之中,每一部都分别以太阳系内某一天体作背景,前者写的是较直接及单纯的探险故事(如Expediti on Venus,Destinati on Mars,Mission to Mercury等);后者则是推理性质的惊险小说(前面已介绍过其中一部分如The Moons of Jupiter,此外还有(Oceans of Venus,The Big Sun of Mercury等)。还有另一些以太阳系各个天体作背景的故事,可见诸由阿西莫夫、格林堡(Martin H.Greenberg)和沃(Charles G.Waugh)——阿西莫夫的“三人组”——合编的选集《科幻小说中的太阳系》(The Science Fictional Solar System,1979)之中。 太阳系虽然辽阔,但就以今天的科技水平,往来各行星之间也H是数月至数年间的事,困难虽然很大,但并非不可克服。可是。离开了太阳系之后,就算把现时的科技水平推到极至,星际问的旅程也是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事情。在科幻小说作者来看,要克服这方面的困难,是一项对想像力的最高挑战。 科幻小说作家可从三个角度来处理这个问题。第一个角度是接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承认在这个宇宙中,光速是一切速度的极限,而且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速度愈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愈大,加速也愈来愈困难。因此,任何未来的星际探险船,最多只能以光速数分一或甚至数十分一的速度飞行。 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我们立即可以察觉,一般人心目中所想像的星际探险,乃近乎不可能的一回事。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四点三光年之远,其他的恒星,距离更是以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光年计。试想想,就是以光速的十分一去探访我们最近的邻居半人马座南门二的比邻星,单程需时四十三年,一来一回的时间最快也要八十六年之久。若将太空船必要的加速、减速和抵达后的探测时间计算在内。一次这样的旅程将比普通人一生的寿命还要长。至于更远一点的恒星,也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小说家想出了好几个办法。 第一个是“诺亚方舟”式的多世代旅程。也就是说,我们建造一艘十分庞大的太空船,船上的设备构成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态系统,能够养活数十至数百人作长途的飞行。登上这艘“方舟”的首批船员,将会跟地球永别。此外,他们亦不会看到“方舟”的目的地。他们的任务,是在船上生育并教养他们的子女,好待他们将来再生育及教养他们的千女……如此延绵不绝,直至数千年后,太空船抵达目的地为止。 很显然,大部分人都难以接受这种世世代代都生在船上、死在船上,既没有根也看不到目标的残忍方法,特别是如果抵达时发觉到处荒凉一片,既不能定居也无探险价值,那末世世代代的努力不都是白费了吗? 然而,人类是天生爱好探索的动物,如果真的没有其他办法,最后也可能会采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探索星空。亲爱的读者,你是否也愿意登上这样的一艘船,进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一次星际旅程呢? 对科幻小说作家来说,方舟式的世代船是一个很好的科幻题材,他们可以描写船上的生活力式和人际关系。若要更为戏剧化的描写,他们可以假设船上发生了瘟疫或集体精神病。又或者发生了叛乱和战斗,或甚至太空船因意外而偏离了航线,世世代代的人只得永远在太空中流浪等等。总之,在这儿有极丰富的创作素材。 事实上,科幻小说以此为主题的着实不少,较为突出的长篇有奥尔延斯的《永无休止》(Non-Stop,1958)、海因莱因的《天空中的孤儿》(OrphansoftheSky,1963)及艾里逊(Horlan Ellison)的《不灭的凤凰》(Phoenix withoutAshes,1975)等。这三本小说虽然各有不同的情节,但却有一共通之处,就是船上发生了变故;经历了众多世代之后,船上的人都不知道旅程的真正日的,有些甚至以为船中的世界就是整个宇宙,而地球这个名字已被人遗忘或成为湮远的传说…… 既然方舟式的旅程是如此的不人道和不可靠,人们惟有另谋良策以应付漫长的旅程,其中一个最为人所常用的方法是“人造冬眠”。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一些动物在冬季时能进行冬眠:藉着新陈代谢速率的大大降低和体内储有的养料。他们可以不吃不喝的长睡一段时期。除着医学的进步,我们今天已能把一个病人以冷冻技术送入短暂的冬眠状态。科幻作家有兴趣的是:假设冷冻技术更进一步,加上适当的药物辅助,人类是否可以作长期的冬眠或甚至无限期的生理休止呢? 不用说,很多科幻作家都很欢迎这个方法。试想想。登船后不久即安详地入睡,转眼醒来便已抵达目的地,那是多么轻松写意呀! 在大部分有关的作品中,“人造冬眠”都被假定为一项已有的技术。因此无需细加描写,其中的例外是谢罪尔德的长篇小说《夜抚之间》(Between the Strokes of Night,1985)。故事描述一群科学家为了实现人类飞往星辰的梦想,深入地研究人类进行“冬眠”的可能性。他们后来成功了。还得到一生意想不到的惊人结果。 除了“人造冬眠”外。另一个较创新的构思,是携带冷藏的精子和卵子,到太空船还有十冬二十年便抵达日的地之时,士机器把精子和卵子结合并培育,之后再出机械人把婴儿们抚养成人。然而,这个方法有违人道之处,可谓比方舟式的旅程为甚。若以这一途径进行星际探险,人类派到星际中的使节,岂不全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处理星际旅行这问题的第二个角度,是假设我们可以建造近乎光速的太空船。从星际探测的角度来看,这个转变意义若实不大,因为千年的旅程虽然可以避免,但往来一般恒星之间,仍需要数十至数百年的时间。一般的星际开发、星际贸易、星际帝国或星际战争等。仍旧没有可能。科幻作家采取这个假设,大都以是为了描述接近光速飞行时的各种古怪景象,因为从物理学的计算推论,在近乎光速的运动中。由于开普勒效应(光谱的红移或紫移)、光行差及其他的相对论性的现象,船上的人所见的星空将会有很大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科学性描述,可以大大地满足读者中的“科学发烧友”。 处理星际旅行这问题的第三个方法。是拒绝接受光速这个极限。认为人类未来可作“超光速”的星际旅程。对一个认真的科幻作家来说,这是一个既尴尬又富于挑战的情况。尴尬是因为科幻小说既号称科学,自应不违反科学,并尽量符合科学事实;而起光速这个假设。则正是违反了作为现代物理学主要支柱的相对论。至于富于姚战,是因为已知的物理学既以光速为极限。那末要解释超光速之可能,便必须自创一套虚构的物理学,以取代或超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套新的物理学虽说是子虚乌有,但道来却要头头是道,令人信服。要做到这点,不但科学常识要丰富。更需要大胆的想像和创作力,这正是挑战之所在。 大半个世纪以来,为了解释超光速之可能,各个科幻作家可谓使出浑身解数,花款层出不穷:从反重力到惯性抵消器、从时空错脱到第四度空间、从太空摺曲到无穷因次、从超原子能到超太空、从黑洞白洞到蛆洞……为的都是令辽阔的星际空间,能成为人类未来丰富多姿的历史舞古。 在众多假想的“超光速理论”之中,以“超光速.粒子”(tachyon)这一意念最有科学根据,但这仍只是在纯理论而言。迄今为止。科学家仍未在实验中找到“超光速粒子”的半丝踪迹。一些科学家更相信,“超光速粒子世界”和“亚光速粒子世界”(亦即我们的世界)是永远没有可能沟通的。也就是说,“超光速粒子”即使存在,对克服星际飞行的困难仍是无济于事。 细述及分析各科幻作家所自创的其他理论,虽是饶有趣味,却不是本文能力范围以内的事,在这里,笔者只是希望借一个小问题来阐述一下何谓“科幻精神”或是“科幻创作守则”。近年来,天文学家都相信宇宙中有所谓黑洞这种天体存在,而理论的演算显示,黑洞可能跟宇宙中的另一处时空直接联系。于是,一些科幻作家提出了以黑洞作为超光速星际旅行的一个方法,但他们往往忽略的是:(一)如何预知黑洞跟哪一处的时空连接?(二)更严重的是,在进入黑洞时,怎样能避免被强大的引力场撕得粉碎?如果完全漠视这两个问题而奢谈以黑洞作星际旅程,那是不负责任及错误引导读者的做法,有违科幻创作的职业道德。 回到星际探险这个题目很显然,星际飞行无论是亚光速还是超光速——只是星际探险的前奏。真正的探险,在我们抵达别的星系时才正式开始。(这里用的“星系”是恒星系统或行星系统的简称,并非天文学中的专有名词Galaxy)。 而这正是天文爱好者最兴奋的时刻,也是一般读者的天文知识受到考验的时候。以下是笔者随意假想的一段星际探险记录: “我们正进入蛇夫座编号二一一五的天阳星系。太空船正以1g减速,预计六天后便可抵达天阳星系的轨适平面。 天阳星系的土星是颗近密双星,其中夭阳一是颗蓝白色的F8恒星、天阳二则是颗G6的黄矮星,两者相距0·三天文单位,互相绕转一周为期一百八十二地球日。我们的太空船飞行的方向与两颗恒星的终转平面成三十五度。” 六天之后,另一段的探险记录: “探测器显示,在双星绕转的同一轨道平面上,有五颗行星环绕着双星的重力中心运行,它们离中心的距离分别为一·八、二·三、二·九、三·土、五·0个天文单位,其中内围的三个是类地行星,外围的两个是类木的气态行星。最内围的那顿行星将是我们探险队的首个探测目标。因为粗测显示它与地球最为相似。有关这行星的初步资料是:直径是地球的0·四倍、密度是水的六·二倍(较地球为高,表示金属的藏量较地球丰富)、表面重力是地球上的一半弱;有大气层,其中已测到有百分之三十的成份是氧,显示极可能有类地的生命存在,表面大气压力是0·五个大气度,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大约是四比六。 此外,行星自转一周只需十一小时,公转则需五十四·八个地球日,由于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倾角有三十二度之大,故此行星在一年中的季节变化必然十分显著。 环绕着这颗行星的有六颗卫星,但体积都很小,最外一个是逆行的,表示大多是颗被俘获的小行星····” 以上只是笔者随意的虚构,未有进行过认真的计算。熟悉天文的读者,可能发觉其间有自相矛盾的地力,笔者欲表达的只是:星际探险故事与天文学是分不开的。 以天文背景为故事主干的经典作品,首推克莱门特(HalClement)的《重力任务》(Mission of Gravity,1954)。此外还有尼文的《环形世界》(Ring world,1970)和《积分树》(The Integral Tree,1980)、萧柯(Bob Shaw)的《轨道城》(Orbitsville,1975)、福沃德(Robert L.Forward)的《龙蛋》(Dragon's Egg,1983)、本福德的《天河》(GreatSkyRiver,1987)等精采作品。另外一些作品虽不以天文为主干,但天文背景仍是比较突出的。它们包括勒吉思(UrsulaK.LeGuin)的《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1969)、麦卡弗里(Anne McCaffrey)的《天龙》系列('Dragonflight'series)、安德逊的《降凡者》(TheAvatar,1979)和哈里逊(HarryHarrison)的《轮转世界》(Wheel world,1981)等。 回到探险这一题目,若我们的太空船派登陆艇降落到一颗陌生的行星之上。则除天文学外,我们又要有很丰富的生物学常识,否则便不能既生动有趣又令人信服地描写居住在行里上的生物。如果我们进一步发现有高等智慧生物,有外星人甚至外星文明,则我们更加要付人类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常识——当然还要有高超的想像力。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人们一度以为火星和金星都能住人,但事实却令人失望。其实试想想,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是由如此众多复杂而微妙的因素相互配合而成的,要在太空中找到完全相似的地方,机会实是微乎其微。表面重力、温度、大气压力、大气成份、辐射强度等条件,只要稍为转变。人类便无法生存。故此在不少科幻电影中,探险人员不用穿太空衣便可在别的星球上走动的情景,实在是毫不科学的,就算上述的条件像奇述般跟地球上的完全吻合,但他们不怕受到星球上细菌的感染吗?真正的科幻作家。很早便了解到这一点,所以在描述殖民其他星球时,便会小心翼翼得多。与星际飞行类似,为了解决星际殖民的困难,科幻作家提出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把地球的环境也带到别个里球上去,也就是说。建造密封的居所,出入要穿太空衣。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份。人类未来在上面建立基地,所采取的也只有这一途径。但很显然,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大规模殖民的需求。 第二个方法是更为大胆的环境改造计划(terraforming),即是把整个星球改造,直至达到十分类似地球上的环境为止。很多人以为这是妙想天开的典型科幻式梦话,殊不知一个著名的星球改造构思,却是出自一个天文学家之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萨根(Carl Sagan)就曾提出过以生物方法改造金星的计划。他指出,金星上的高温主要由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所做成,如果我们把大量的藻类放进金星的大气中,让它们大量繁殖,那末不但可以吸除二氧化碳。令温度降低,而且更可释放出大量氧气,令人类能够呼吸。当然,这不;是——朝一夕的事,起码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当然,萨根并非第一个提出环境改造的人,远在一九三0年,斯特普尔颐在他的名着《最后和最初的人》中。便描述了把金星海洋进行电解以释放出氧气的大胆构思。在以后的科幻作品中。以此为题材的也不少,例如安德逊在《豪雨》中描述改造金星、克拉克在《火星之砂》中描述改造火星、本福德的《木星计划》描述改造木星的卫星伽尼美等等。若有兴趣多生了解这类构思的科学背景,可参阅奥勒(James Oberg)的《新的地球)(New Earths——Restructuring Earth and OtherPlanets,1981)。 要改造一个星球的环境,毕竟是一项耗资庞大而又为时久远的艰钜事业,著名的英国科幻作家布利殊有鉴监于此,遂独自提出了星际殖民的第三个办法:基因改造(布氏的特创称谓是pantropy,即全面改变的意思)。 在布利殊于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故事集《星籽》(TheSeedling Stars)之中,人类为了征服别的星球上的恶劣环境,对自己进行了各种极端的基因改造。在其中一篇故事《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中,被改造的人类只有数毫米般大小;他们在一个星球上的浅湖中繁殖。但由于记录的失落,已忘记了自己的来历,更不知在水面外别有世界。 为了开发太空,人类是否真的会改变自己的形态,从而变得面目全非呢?形态的变化亦必然会导致文化上心灵上的改变,这种分道扬镳的多元进化,是人类未来的远景吗?这确是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欧洲十五六世纪的探险时代,开启了艺术上和思想上空前蓬勃的状况——文艺复兴。太空探险这项伟大的事业,将引致更大的文化上和心灵上的跃升,这是可以断言的。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